6月7日,由曹盾执导,马伯庸担任故事顾问,雷佳音、岳云鹏领衔主演的电视剧《长安的荔枝》在央视、腾讯视频开播。该剧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,通过一名小吏李善德被迫承担“荔枝使”任务的视角,展开了一段跨越五千里的极限转运之旅。
作为一部以“荔枝千里赴京”历史典故为蓝本展开的影视作品,《长安的荔枝》摒弃了宫廷斗争或奇案悬疑的设定,转而关注一位九品小吏如何在“完成不可能任务”的路途中,重新理解责任、善意与秩序的含义。该剧融合历史真实感与人物情感温度,在文化表达与现实精神之间寻找平衡,为同类型题材创作提供了新思路。
视觉呈现上,《长安的荔枝》体现出真实、扎实的特点。剧集开篇通过对长安街市的铺陈、衙门流程的描绘、市井百态的还原,构建出一个生动的唐代日常空间。剧集在场景布置、色彩使用、人物服饰等多个维度保持了对唐代质感的尊重与还原,使观众在熟悉的生活逻辑中自然进入故事语境。
对“小人物”的叙事重构也成为其重要价值落点。剧集并未遵循传统权谋剧以强者视角推动情节的路径,而是将一项穿越数千里、涉及国策的任务,交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基层小吏承担。在这样的设定中,李善德并非主动投身使命,而是在身份局限与家庭压力交织之下,被动嵌入制度缝隙,剧情脱离了典型“通关”逻辑,转向一种更贴近现实感知的情境铺展。也正因如此,他的行为动机与人物塑造更具生活逻辑,在点滴琐事与现实碰撞中完成角色弧光。
《长安的荔枝》从底层小吏的视角切入,通过服化道的严谨考据与人物命运的层层推进,构建出一条可感可循的文化表达路径。它关注普通人在时代中的选择与坚持,在细节中沉淀出人性的温度与社会的张力。这种扎根日常、重视逻辑、注重共情的创作思路,为同类型题材创作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探索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牛梦笛 通讯员陶语嫣)